近日,温州一名 7 岁男孩在补习班坠亡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个悲剧发生在 7 月 26 日晚,鹿城区某小区居民楼内,男孩从 14 楼的窗户坠落,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起事件的补习班是由一位小学退休教师曹某开设的,主要教授语文写作课程。家长在暑期为孩子报名参加,共 5 周课程,费用 1800 元,每节课有 6 名学生。据家属透露,事发时男孩和另外两个孩子在没有看护的情况下处于一个小房间内,房间窗户开着且没有护栏。
对于家长提出的控告,警方经过审查后表示,没有发现犯罪事实,因此不予立案。警方认为,孩子是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坠亡的。家长控告老师曹某涉嫌过失致人死亡和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但警方以涉事场所不属于教育机构为由,认为不适用相关法条。
在 “双减” 政策实施后,学科类培训不再进行审批,而涉事老师曹某被教育局认定为无证经营,属于非法补课。然而,家属认为,补习班收取了费用,有教学行为,即使没有合法资质,也不能因此逃避责任。目前,家属已经申请了复议,并通过温州 12345 政务服务热线联系了鹿城区教育局。
这起事件让人深感痛心,也引发了对非法补课机构和教学场所安全问题的深刻反思。在追求教育机会的同时,如何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无证补习班的安全漏洞如何堵塞?相关监管和责任认定机制又该如何完善?
在此,我们也要提醒各位家长,随着 9 月开学季的到来,建议各学校务必加强对孩子的应急安全教育,包括但不限于高空安全、交通安全、防走失等方面,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处理中,希望法律能够给出一个公正的答案,给逝者及其家属一个交代,同时也为其他的家长和孩子敲响警钟。
部分内容来源:新浪网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