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15个“世界急救日”。昨天上午,市红十字会救援人员模拟灾害现场,快速搭建临时厕所,进行固体垃圾处理,多步骤完成现场制作和提供饮用水,进行了供水救援和大众卫生联合应急演练。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红十字会及浙江省东阳市红十字会救援队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实战应急演练。
挖坑、搭建挡板,再进行固定,20分钟左右,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简易厕所就搭建成功。在灾区,这样的一个简易厕所,经过定期的撒石灰消毒、填埋维护,可以满足附近50个人三个月左右的如厕需求。在演练现场,救援人员还通过取水、絮凝、沉淀、过滤、化验等步骤,使用一台抽水泵、一辆水处理车,自动完成了饮用水净化过程。
为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搭建市、区、乡镇三级救援网络,据介绍,目前北京市红十字会已组建医疗、通信、供水、大众卫生、赈济、心理、营地保障、查人转信8支专业救援队,配备专业救援设备,并对救援队员进行了各自救援领域的专业知识培训。作为华北、东北地区唯一一支可提供大规模专业救援的队伍,将承担这一地区应急救援的重大责任。
同时,根据全市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总体趋势,市红会强化了市、区、街道三级救援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救援队伍的网络。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各区县均已建设完成各自的救援队伍。下一步,市红会继续将救援队建设深入社区,目前已在西城区及石景山区完成救援队伍建设,东城区及朝阳区也正在进行,未来将争取覆盖全市2000多个社区,完成志愿者征集及培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