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央气象预报显示,京津冀等地本月30-31日将迎来本轮最重雾霾天,直到11月1日才会结束。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说,由于28日到30日华北、黄淮等地静稳天气的控制,将出现轻到重度的雾霾。 雾霾发展到加重持续的时间是28至31日,11月1日受一股冷空气的影响,华北、黄淮等地的自由雾将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呈现减弱消散的趋势。该过程预计逐渐累计加重,所以尾期,尤其31日至夜间较重。其中河北中南部,即主要沿太行山山区在29至30日可能出现重度霾,但据预计,此次雾霾天气强度比23-25日雾霾偏弱。
此次雾霾天气形成主要因其受到弱气压层控制,控制层风速较小,水平与垂直交换都较弱,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或传输,有利于进一层的污染物累积。
此外,张芳华表示,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湿度大,也是导致近期雾霾天气多发的重要因素。 秋冬季节晨温较低,辐射降温过程在低温下水气容易饱和,相对湿度大,空气中(成气加粒子)稀释增长,加重低能见度或污染程度。
雾霾小常识: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对健康的伤害如下:
1、伤肺
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且接触面积较大,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并且大部分会被人体吸入。其次,雾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容易使得空气中病菌的活性增强,细颗粒物会“带着”细菌、病毒,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
2、伤心脏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证明,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病死率会提高10%~27%。
3、伤血管
雾霾天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高,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时,汗液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而且,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另外,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4、伤皮肤
皮肤也有呼吸功能,在干净的空气里,皮肤会很舒适、滋润,但如果在一个很脏的环境里,皮肤会很不舒服。
5、伤脑
雾霾不仅伤害器官,更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神经系统。钟南山曾介绍,美国第65届老年医学会年会有个结论,空气中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人的脑功能就会衰老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