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适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急救包。
心脏骤停的诊断: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和/或呼吸断续、停止。
注:可触知脉搏的动脉有:颈总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
[初期复苏]
1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 迅速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撒掉枕头,清除口鼻、咽喉内异物。
2.打开气道
①仰头提颊法:抢救者站或于患者一侧,一手示、中指放在患者颏部骨性部分,向—卜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②仰头拍颈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放在患者颈后部,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③提颌法:抢救者站于患者头顶端,用拇指压住下颌,双手示、中指 分别固定患者两侧下颇角,向上抬颌。
④仰头举颈法:抢救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拇指与示、中指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举下领。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3.判断有无呼吸 打开气道后,经检查证实无自主呼吸。
4.口对口吹气 急救包立即用放在患者前额的手的拇、示指捏紧双侧鼻孔。深吸气后,用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勿使漏气。首次连续向患者肺内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后,松开紧捏鼻孔的手指,使患者呼出气体。同时,必须观察其胸廓是否起伏。成人吹气量800—1200ml/次,12次/min,以患者胸部轻轻隆起为适度。
5.胸外心脏按压
①拉压部位:用一手示、中指并拢,中指沿抢救者一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部大鱼际外侧紧贴前一手示指、掌根部置于胸骨上,即胸骨下1/3处。并使掌根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而手指与掌心均应抬起,不得贴附于胸壁。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手指可交叉在一起。
②按压姿势: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利用上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深度达4~50m。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⑧技压频率:成人100次/min左右。按压与放松时间的比率为1:1。按压应稳定而有规律地进行,不得间断,不得猛压猛抬。
④按压与吹气比率:15:2。
⑤如因诊断或抢救需要必须中断按压,时间不得超过5s急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