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转送途中的护理
关键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07 11:32:44

   当大批伤员转送时,车载急救包每节车厢伤员的病情轻重应加以调配,转运人员对重伤员必须重点护理,应做到如下几点。

    1.对特殊或重伤员做出明显标志  由于伤员多,卧铺又分上中下三层,给转运途中的观察治疗护理带来困难。因此,对出血、瘫痪、昏迷、截瘫等危重伤病员,必须在其身旁挂有醒目标志,以便作为重点观察护理对象。

    2.要做到勤查体、勤询问、勤处理、勤巡回  只有做到这“四勤”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置。如本车厢组处理抢救困难,应立即报告,请求他组援助,以保证伤员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

    3.全面观察、重点监护  列车在运行中,伤员的病情是可发生变化的,危重者可因及时救治转危为安,轻伤员也可以因护理不周而使病情恶化。因此对列车上的所有伤病员无论病情轻重,医扩人员都有责任认真检查,细心照顾。注意生命体征的观测,采取一看、二摸、三听的办法,以便及时发现伤情变化。

    (1)看  就是看病员的脸色、表情、姿势、车载急救包呼吸的深浅均匀程度,有无烦躁不安。如伤员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出冷汗,可能系缺血缺氧所致。若面色潮红、惊厥,可能有高热、伤口感染的存在。引流物或呕吐物出现咖啡色时,说明该处有可能为内出血。若变成鲜红色,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均应立即采取措施。另外,要注意观察瞳孔大小,是否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度等。如双恻瞳孔不等大或眼球转动失灵为脑出血、水肿或可能已形成脑疝。应考虑静脉给予止血、脱水、利尿等药物,必要时请求列车手术抢救组开颅减压止血。

    (2)摸  医护人员要用手模伤员的皮肤温度、湿度、脉搏的频率和强弱,如失血过多进入休克前期伤员皮肤町湿冷、脉搏细弱;另外,包扎伤口的绷带纱布松紧程度,腹部肌肉有无紧张及压痛、反跳痛;有无腹水及尿潴留等均靠医护人员细心用手触摸。

    (3)听  听伤员有无呻吟、声音嘶哑、哮喘、咳嗽、气短,肺部有无干湿哕音、喘鸣、心律不齐、肠蠕动异常等不正常的声音。如病员由原来的呻吟不止逐渐变成安静时,要高度警惕病情可能有恶化。

    4.注意各种导管,保持良好功能  伤员因病情需要有输液管、气管插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及胸腔、腹腔引流管等。各种导管必须按要求加以保护,车载急救包尤其当伤员烦躁、列车晃动时,管道极易脱出、坠人、移位、扭曲、阻塞等。为确保管道通畅应做到:加强固定,在搬运前用胶布、缝线、绷带、纱布等固定牢固;各种引流管要留有一定的长度.以方便站立和左右翻身;定时抽吸,以防止引流物形成凝块阻塞;注意保持管道清洁,加强无菌操作,导管外口要覆盖无菌纱布或罩单。脱出的导管不经消毒处理禁止随意插入,防止带入细菌以致感染。

    5.保持伤员合理的体位,减少伤员痛苦  如下肢损伤或手术的病人转运途中要适当抬高15*-20*,以减少伤口清创缝合后的出血、水肿造成的胀痛不适;颅脑损伤者应垫高头部,并用沙袋固定头部以减少震动和损伤;对气胸和腹部损伤的伤员可用被褥或大衣垫成半卧位。伤员脚可伸向车厢通道,身子靠在车厢壁上,这样既利于伤员呼吸又利于引流的通畅,同时也便于观察伤员面部表情。对于高位截瘫的伤员,除取平卧位外.应注意保持头颈部的稳定。

    6.做好危重伤员的生活护理  对车厢中昏迷、瘫痪和其他重伤员,除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生活护理。定时给予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发生和感染;对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的伤员,根据气候温度随时加减被褥、衣服。注意饮食卫生;不能自行进食的伤病员,护理人员应喂水喂饭,并协助大小便。对剩菜剩饭、果皮垃圾、大小便随时清除,以保持车厢内清洁卫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急救保健箱  |   综合急救箱  |   急救包  |   急救箱  |   应急包  |   消防应急包  |   家庭应急包  |   车载应急包  |   人防应急包  |   户外急救包  |   警用急救包  |   应急救援包  |   民防应急包  |   医用急救箱  |   急救医药箱  |   DIN13164急救包  |  
北京红立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Redcube All Right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