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棱针刺破人体一定部位的血络或脯穴,放出适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称为三棱针法。古人称为“刺血络”或“刺络”,现代称为“放血疗法”。放血疗法在操作时,首先要消毒针具和针刺部位,再根据治疗需要,选择不同刺法。常用放血疗法
(1)点刺法: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郁血积聚。右手拇、示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留出1—2分针尖,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对重症患者有时可出血‘卜数滴,血由黑紫变红为止),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针刺曲泽、委中穴,在孔穴周围上下推按之后,可先在孔穴近心端扎紧止血带或布带,急救包这样静脉暴露的更明显,更容易出血,刺出血后,再将止血带放松)。
(2)散刺法:以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使皮肤固定,急救包右手持针,将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挑破出血(如治疗红丝疗,应在红丝近心端尽头处以及红丝之上寸寸挑刺出血)。有时需挑破部分纤维组织,
(3)挑刺法: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常用于目赤肿痛、痔疮等证的治疗。又称围刺法,是在病灶周围点刺出血,主要用于丹毒、痈疮。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刺血点可有一定距离:也可沿着病灶周围做包围性点刺,也称为“围刺”。
二、放血疗法注意事项首先,患者体位要舒适,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防止晕针。其次,操作时宜轻、宜浅、宜快,出血不可过多,不可刺伤深部动脉。第三,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后,对于气血两亏、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的患者(血小板减少或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不宜使用。
三、放血疗法常用穴位
太阳:主治头痛,眼红肿。
上星:主治头痛,目痛,鼻衄,热病。
水沟:主治癫痫,小儿惊风,中风昏迷,:中暑, 口眼歪斜,牙关紧
闭,急性腰扭伤。
龈交:主治齿龈肿痛。
地仓:主治面瘫。
金津、玉液;主治口疮,舌肿,呕吐。
十宜:主治昏迷,癫痫,瘴病,乳娥,小儿惊风,中暑。
四缝: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八邪:主治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肿痛。
曲泽,主治烦热,胃痛,呕吐。
少商:主治急性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肿大,鼻衄,发热,昏迷。
商阳:主治急性咽喉肿痛,齿痛,手指麻木,昏迷。
委中:主治腹痛,吐泻,腰痛(急性腰扭伤疗效好),丹毒。
八风:主治脚气,趾痛,毒蛇咬伤足跗肿痛。还可用于急性呕吐、
腹痛腹泻、急性头痛、咽喉肿痛、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腰扭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