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复苏治疗主要针对四个方面:应急箱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加强氧和能量供给,促进脑循环再灌通及纠正可能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的全身和颅内病理因素。
1.维持血压 循环停止后,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或略高于正常的水平,可以促进脑循环恢复和改善周身组织灌注。血压过高可加重脑水肿,而血压过低则可加重脑及其他脏器组织缺血、缺氧。
2.呼吸管理 需要脑复苏的病人,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人工呼吸或机械呼吸。目前认为高通气量可以导致高气道压力和内源性PEEP的产生,从而导致脑静脉压和颅内压增高,而脑血管压力的增加又可以导致脑血流的减少,进一步加重脑缺血。此外高通气量治疗,由于低PC02产生的额外的脑血管收缩作用,将更减少脑血流量,进一步加重脑缺血。所以心搏骤停后应该避免高通气治疗,只要维持正常pH值和PaC02即可。
3.亚低温 循环停止后,应急箱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功能的恢复尽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脑循环状态和脑沮。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复苏的重要措施之一。
(1)降温 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复苏后5—30 mm内进行,因此时是脑细胞损
害和脑水肿的关键时刻。
(2)降温深度 体表温度降到31-34 t较合适,低于28℃则易诱发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脑部沮度降到28 t较合适。一般要求在6 h内降到30-32℃,24-48 h后保持在33-35 t,禁忌体温回升反跳。
(3)降温方法 ①物理降温:头部可用冰帽或冰枕降温;体表大血管处可用冰袋降温。②药物降温:即用冬眠药物进行人工冬眠。通常需二者同时使用,应急箱方可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