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是在BLS后的另一个重要阶段,急救包一般在医疗单位中进行。主要包括氧疗与建立人工气道、循环支持和药物治疗等:
(一)明确诊断尽可能迅速地进行心电血压监测以及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寻找引起心搏骤停的病因或诱因,以便及时采取恰当的救治措施。
(二)建立人工气道尽快应用呼吸道的器材,包括气管插管、喉罩、面罩呼吸囊、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及人工呼吸机等。
1.气管插管 气管内插管是其中最可靠的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并有助于防止误吸,利于气道吸引、使用多种通气方式和气管内给药。因此,有条件时,应尽早给病人插气管插管:插管前,给予病人充分供氧,操作要迅速,如器械齐备,手法熟练,应在30秒内完成,急救包以免停止心肺复苏时间太长。气管插管后,可有效保障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而且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可以不同步进行。
2喉罩 喉罩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新型通气工具,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易掌握、损伤小、病人耐受好等优点。现已在临床特别紧急气道的开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喉罩头端呈匙勺形,边缘为气囊,像个小面罩,尾端为—硬质通气管,与头端呈30‘角相连。根据性别选择喉罩的型号,一般男性选择4号,女性选择3号。其主要适用于没有气管插管经验的非专业医护人员和困难气道,特别是由于解剖原因使插管困难,或怕搬动颈椎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在紧急情况下,急救包当通气成为首要选择时,也可选择喉罩。
3.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 是—·种双腔管。操作时操作者将该管盲目插入,直至标志刻度线到达牙齿。将蓝色咽气囊充入100mL空气,将白色远端气囊充人15 mL气体。通过较长的蓝色导管通气,检查导管位置,如果有效,则提示该管已插入食管,继续用该管腔通气。如果未闻及呼气音,未见胸廓抬起,则提示该管已插入气管,改用另一短管通气,并继续检查并确认位置:
4.面罩加简易呼吸器 面罩的优点是简便、快捷、无创。缺点在于:①不容易密封,使有效通气量减少;②昏迷病人使用正压通气,易使气体进入胃肠道,随之而来的是返流和误吸。面罩适用于病人本身上呼吸道通畅而出现呼吸衰竭的病人,通常用于在准备建立可靠人工气道以前辅助通气、急救包无创通气。每个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均应熟练掌握此项技术。
5.口p目通气管和鼻咽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通常呈“旷形,横截面呈管状或“工”形,可以通气。鼻咽通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长约15 Chi,较短。它们是最简单的气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作用在于限制舌后坠,维持开放气道。它们应大小合适,位置准确,在相应环境中使用,也可以和面罩通气结合使用。前者将通气管由舌面上方压人后作180‘翻转,放置在中央位置,直至通气管前端开口面对声门。后者,管外涂布润滑油,插入鼻孔后沿鼻腔下壁插入至下咽部。
6.环甲膜切穿刺 当有插管困难而严重窒息的病人.急救包可用16号粗针头刺入环甲膜,接上T形管输氧,可立即缓解严重缺氧情况,为下一步气管插管或气管造口术赢得时间。紧急建立人工气道通常可有3个路径供选择,即经鼻、经口和经环甲膜。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通常是首选,他们是经典的可靠的人工气道方式。偶尔也会采用经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方式。如果病人没有呼吸或呼吸弱,宜选用直视下经r1或经鼻插管。如果病人张口困难或口腔有占位或持续抽搐或无法平卧头后仰,则难以用喉镜暴露声门,宜选经鼻或经口盲探插管。在实施确定性人工气道以前,可通过手法开放气道、面罩、刖目通气管、鼻咽通气管等手段增加氧供,增加病人氧储备,提高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喉罩及食管气管联合通气管主要供非急救专业医师或急救医士使用,急救包有助于迅速建立有效人工气道。